当前位置:首页 > 宗祠文化  >> 关于家谱知识初探(三)
06日

关于家谱知识初探(三)

编辑:孝感万氏 时间:2013年07月06日 围观者: 2,261 人

                                 家谱知识初探(三)

                                         作者   海之果   重庆万均凯

五)续修的问题

        资料收齐,只能说成功一半。后续工作就是加以整理,然后按世系分支一家一户的核对上谱,把一个分支或房头的所有资料编写完整,再返回一家一户核对,以防错漏。这是很细的活,还要靠在座的联络员完成。

       首先要看懂老谱。老谱是文言文,又是繁体字,而且没有标点符号,一要学会断句,这很重要。

       二是几个常用词的含义初解:邑——县;邑境:城市——都邑;庠——古代的学校;邑庠生——在县校读书的人,也叫秀才、生员;烤——死去的父亲;妣——死去的母亲;适——出嫁,嫁给;儒——指崇信儒家学说的文人;祧——一个男子兼做两房的继承人。

       三是此次修谱用简体字,以往的谱上的字一般不动。

       四是所谓续修:续就是把老谱上已有人名的,那10个要素没有记完的接下来完成;后生没有上谱的,按世系续上,也就叫收族。修就是发现有错的加以纠正。

       五是关于各世系、支系、房头、老谱的问题。由于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大部分都散失,有的已经销毁,在整个村庄都找不到一卷,所以收集起来格外费力。大家通过大半年时间的努力挖掘,现在基本收拢,由万盟先生正在分卷整理。整理好后,分别通知各地房头、联络员认领。这与我们收集资料不矛盾,不受影响,工作照做。

(六)几点建议,与大家共勉

       续修万氏宗谱是继承濡须万氏祖宗之美德,是万氏新风承传的一件大事。在座的宗亲都是谱牒文化的爱好者、编修者,都是自愿地为修谱尽一份心,出一份力的优秀万氏子孙。修谱是万氏宗亲自己的事,聚宗亲之力,为宗亲办事。这是一项人心工程,也是宗亲人人期望的有一部好的家谱。因此,我们修谱的人要对历史负责、对宗亲负责、对社会负责。

      1、要下定决心,肯付努力。一旦方案形成,工程启动了,就要集中精力,一干到底,绝不能半途而废、劳民伤财,做让人诟病的糗事。按照我们的目标要编修出一部内容全、质量高的濡须万氏新宗谱。我虽然不是修谱专家,但我能边学边干,和大家一道来研究、探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就是先学点理论知识,“习”就是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共谋续谱大计。古人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我相信,我们的谱修成了,你们都成专家了。

       2、要增强信心,苦练功力。我们每个联络员都担负着一个村或几房头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续修工作,工作量大且分散,困难重重。除了跋山涉水各家族户走访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联络资源获取资料:如网络、传真、电话、电邮、挂号信、特快专递等手段,和外地、远方的宗亲取得联系,保障资料、资金到位。登记表要有当事人签字认可。

      3.要有耐心,锻炼毅力。修谱的对象是纵向联系,居住分散,遍布各地,特别是现代,除年、节以外,大批农民工涌向各大城市讨生活,宗亲居聚地剩下的大多为老弱病残,所以既不能速战速决,急功近利,一蹴而就,也不能春紧夏松秋垮台,要持之以恒,见缝插针,收集资料,征求意见。有的一次不行,要多次登门,有个别的态度不积极,甚之冷嘲热讽,出力不讨好。因此,我们要有耐心,既要过细做工作,也要坚持自觉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行行事。由于经济情况的差异,对不能捐助费用的五保护、特困户等给以包容,免去捐赠,但愿意提供资料的,应表示欢迎,给以登记,不能歧视。只有深入人心,工程才能进展。

       4.要认真细心,付出脑力。收集资料要详细,整理资料上谱时要严谨细心,遣词要谨慎,而且要惜墨如金,不罗嗦。不能遗漏,也不能接错,连用字都要考虑规范。明代大儒方孝孺曾说过:“有徵而不书则为弃其祖,无徵而书之则为诬其祖。”就是有那事实而不上谱,这是丢弃老祖宗,没有的事情硬贴上去,这是诬告老祖宗。还有句话,如果没有字辈,随便找一个接上去,而且把下辈的辈分抬高了,这叫欺祖。这就要求读续谱时要秉笔直书,实事求是,保证资料内容的真实可靠。

       前几次修谱所续的派辈为:一应时启毂,鸿图日以长,士多秉文德,忠厚有余光,考虑我们长房子孙已经续到“忠”字辈了,后面只有四代。我们这次修谱再续20代,请大家出主意,提出意见,与前面不能重,以便代代相传,连绵不断。

       各位宗亲,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有全体宗亲的鼎力支持,我们一定要共同努力,克服困难,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工作,奉献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群策群力,谱写好万氏宗谱的新篇章。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