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印张:34.25,字数:834千字,开本:16开(787x1092),定价160元。作者出版此书,旨在感谢宗亲们朋友们的大力支持,求教于谱牒文化研究同仁,更为了鼓励和吸引更多年轻朋友积极关注家族文化,尤其是谱牒文化,传承优良宗风。
惠购者请与作者联系,扫其微信二维码,作者将签名盖章包邮,亦欢迎以书谱易换,凡为作者研谱给予帮助,提供谱牒资料者,请与之联系,可获赠送。
与锦堂公支主编达祥宗亲交流。
《万幼斌论谱文集》前言(下)
为感谢宗亲们朋友们的大力支持,求教于谱牒文化研究同仁,更为了鼓励和吸引更多年轻朋友积极关注家族文化,尤其是谱牒文化,特将我多年来研谱论谱拙稿集结成册予以出版。这些文稿大多是近八年来所撰写,从200余万字中筛选出83万余字。此册共分八个部分:
在河南商城调研与汉青等宗亲合影。
第一部分“序传篇”,收录序言11篇,人物传4篇。这些序言是为几个省宗支纂修宗谱或兴修祖祠、祖茔而撰写,其中一篇是为华中、华东5省33县200余个庄门联修《万氏大成宗谱》所作;《鄂州姓氏志序》是受其主编李幼安先生之邀担任顾问而撰写的;《筑起新的万里长城——中华万氏抗疫纪实》一书是我主编并作序,此序刊载其中,该书即将出版;四篇人物传是1988年为本支四修宗谱所撰。
在江西赣州调研与宗亲们合影。
第二部分“论述篇”,收录论文17篇。有的是对我族历史的探本溯源,有的是多年来研究谱牒文化的心得感悟,有的是对本支宗谱的句读、校勘和考证,有的是对老谱疑团的探幽索隐,有的是对兄弟宗支谱牒的个案分析,有的是对某一支宗谱几个问题的析疑匡谬,有的是针对宗亲社团组织和宗亲联谊工作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改革对策,值得解释的是《万姓早期世系中的人物和历史》一文,主要是针对我族许多宗谱受姓始祖追奉毕万,或毕万之子万溢,或魏桓子之玄孙万章,或魏王假之子万铭,等等,因表述不同而争议较大,故根据史籍记载及有关资料,遂将毕公高、毕万至魏王假等历代卿、侯、王分别予以简介。这些资料非一家之言、定论之说,将其辑录旨在为从源头探寻万、魏、冯、元、令狐、王、梁、强、易、毕、庞、潘等姓氏历史渊源,尤其是理清追奉毕万及其子孙为受姓始祖,始于何时,始于何代而提供一些佐证史料。《编纂<万氏源公宗支统谱>倡仪书》是应源公宗支宗亲之嘱而撰,《<中华百家姓·万姓通鉴>一书出版建议》一文,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家族历史负责的态度,秉笔对此书的出版提出个人建议(此建议已被采纳)。此书没有出版,我心存遗憾但并未放弃。《中华万氏通谱拟编总目》《中华万氏通谱凡例》起草于2012年,当时拟主编《中华万氏通谱》。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检验,这两篇文稿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修改充实。这次原文辑录,旨在广泛征求意见,使之更臻完善。
出席湖北省第十届晒谱节。
第三部分“札记篇”,计36篇。主要是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注重”的思想,为传播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宗风而抒发己见,围绕寻谱研谱论谱有感而发,针对家族谱牒研究的争鸣和宗亲联谊遇到的问题随感而抒,原拟收录《武汉座谈会报告》,此报告详细记录了2012年9月19日,我和泉华宗亲在武汉举行“中华万氏”与“世界万氏”两个宗亲联谊总会座谈的真实情况。此报告一万二千余字,一直没有公开,原打算收录其中,以此为鉴做好家族社团组织工作,防止和避免类似问题发生,但考虑到涉及有关人和事,为了避免引发新的矛盾和争论,故未收录。只收录了此次座谈会主持词,从中亦能感悟其良苦用心。
出席《浙江万氏通志》首发式并致辞。
第四部分“书信篇”,共计16篇。主要是围绕家族文化和谱牒研究与同仁的书信交流,有的是彼此商榷,各抒己见;有的是产生共鸣,相互唱和;有的是一问一答,释疑解惑;有的是统一思想,强化共识。这些书信字里行间浸润着我与宗亲们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究家族文化的心志和期盼。
在四川、贵州等地调研。
第五部分“讲话篇”,计34篇。主要是近几年来在各地成立宗亲社团组织或召开年会、祭祖祈福、建祠庆典、迎接新谱等大会上的讲话,其中《忠于职守,不辱使命,和谐前行,为早日完成<中华万氏通谱>大业贡献我们的一切力量——在全国统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曾被“2018首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华夏万姓,同宗同源——海内外百名会长研讨会”印发,数省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公众号转发,数省市宗亲联谊会印发。在所收录的讲话中,有些观点和文字似有重复,而重复的东西往往是值得注意和品味的,或是应该引起重视的警戒,或是应当汲取的教训,或是需要借鉴的经验。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讲,重复强调的东西大多是经验之谈,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考察山西大槐树移民运动。
出席山西尧都“华夏万姓.同宗同源”百名海内外宗亲会长研讨会。
第六部分“诗赋篇”,共收录102篇。这是从我多年来所写的数百首诗词中遴选出来的,重点收集了《万氏族歌》、《万氏群聊歌》以及围绕家族文化和谱牒研究所撰写的诗词歌赋。其中《皇恩旌表大节孝三孺人颂》和《祖母碑文》是分别为几位祖妣立碑时所撰写,三孺人嘉德懿行已载入清乾隆和光绪年间《武昌府志》。诗以言志,歌以咏怀,有的诗词歌赋看似与家族文化研究无关,但大都采取“赋比兴”的手法,于无谱处论谱,其中蕴含着我致力于家族文化和谱牒文化研究及传承的心志和感悟。
考察广东韶关珠玑巷移民运动。
第七、八部分为“消息篇”和“文电篇”,分别为26篇和15篇。主要收录的是自2015年11月1日“我们都姓万,相聚大武汉”联谊会以来,我亲自起草的公报、公告、消息和纪要。所载消息反映了我参与和指导家族社团组织管理活动的一片心迹,奔赴全国各地寻谱研谱的艰辛历程,所到之处各宗支的渊源介绍,探寻家族文化尤其是谱牒文化的切身感悟。“文电篇”看似普通的文书,且为集体意志而非个人行为,但它见证了我和大家一道创立中华万氏联合发展总会、中华万氏文化研究联合发展总会的初衷和历程,以及所付出的满腔热血。组建之初的六次筹委会就有四次是由我主持的(其中第六次分别由二人主持),每次会议我反复强调要把握方向,加强领导;遵纪守法,按章办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加强团结,珍惜亲情;规范管理,接受监督。时光虽已消逝五载,但回头看这五点还是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对其他姓氏开展相关工作也不乏借鉴价值。这些文电一字一句,字字句句皆出自我之手,蕴含着我对家族文化和谱牒文化研究,如何依法依规加强宗亲社团组织管理,尤其是不忘建会初心,不偏离办会轨道,多些包容少些功利,不辜负宗亲厚望的心得和体会。可以说,这是我多年来致力于家族社团组织的创建和管理,实事求是进行家族文化调查研究的现身说法和经验总结。最后,附录我个人2018年和2019年赴全国各地寻谱研谱的行程记录。因篇幅所限,还有部分文章没有收录。
考察湖南平江谢坪万氏宗祠。
著名姓氏和家谱文化研究专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王大良先生,是我一直以来非常敬重和钦佩的学者。我拜读过他的许多大作,尤其是《中国古代家族与国家形态》《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等鸿篇巨著,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我们虽然未曾谋面,只在微信中聊过几次,拙著付梓前夕,我冒昧请序,他慨然应允。所赐序中三点雅评,字里行间既体现其褒奖和鼓励之意,更浸润其对姓氏和家谱文化研究的情感和功力,尤其是治学的严谨和为师的谦逊,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非但如此,没想到他还在万忙之中,对拙著的审阅是那样的仔细,大到书名,小到标题及文字的斟酌,一一作出批注,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我悉数采纳。在此,对王大良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
与重庆云阳、巫溪、奉节、梁平等五县宗亲座谈后合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悠悠万事,沉吟至今。昔日在职报国,如今退休报本,酷爱姓氏文化尤其是万氏谱牒研究,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万氏优良宗风,已成为一种信念、一种学问、一种爱好和一种乐趣去执著追求,苦心守望,不懈奋斗!如果说我欲有所求,这即是我的一点希翼。因此,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人不堪其苦,我不改其乐,其苦若甜,其累若乐,深自砥砺,无怨无悔!
故拙著名为《悠悠万事》,寓意于斯,聊作前言!
作者
2020年10月16日于武昌未尽斋
在安徽、河南等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