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湘鄂西革命先烈——万涛
05日

湘鄂西革命先烈——万涛

编辑:孝感万氏 时间:2016年07月05日 围观者: 6,905 人

             湘鄂西革命先烈——万涛

 

                                                    c507bfa20cf431adf4b73bff4a36acaf2fdd983b

       万涛(1904—1932)原名万诗楷,号铁民,化名王德、土家族,1904年1月20日出生在黔江冯家坝桂花树(现万涛故居在重庆市黔江区冯家街道桂花社区)。幼年家境较好,曾先后数易其师,饱读诗书。

      1923年4月,时年19岁的万涛,与濯河坝三门滩的冉启秀结为夫妻。同年7月,离开家乡赴渝求学。在重庆读书期间,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特别是肖楚女主笔的<新蜀报>, 使其深受革命真理的教育。
      1924年,二十岁的万涛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重庆、武汉、鄂西等地进行革命活动。

      1928年夏,万涛作为中共中央巡视员到鄂西视察工作,后任中共鄂西特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同周逸群等领导鄂西地区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在白色恐怖中,万涛曾被捕过,遭到严刑拷打,但他英勇不屈,1928年冬在党组织的多方营救下获释出狱。

      1929年3月,万涛再次当选为鄂西特委副书记兼宣传委员。

      1930年初被派往湘鄂边革命根据地,传达中共中央和鄂西特委关于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与在鄂西的第6军会师的指示,并兼任红4军第二路党代表。与贺龙一起率军东进。7月4日,红4、红6军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至此,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根据地初步形成。
      1930年9月后,历任中共湘鄂西特委委员,省委常务委员、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和第二路军党代表。致力于苏区党的建设和土地革命,同时也出色地领导洪湖军民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1931年3月,红2军团改编为红3军,已离开洪湖苏区远征数月。为打破国民党对洪湖的“围剿”,党派万涛和段德昌一起率红9军向北行动,消灭敌人,开辟新区工作,并寻机与红3军取得联系。
      1931年6月任中共湘鄂西省委委员(后任常委兼省委宣传部部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参与领导洪湖革命根据地第一、第二次反“围剿”。9月,两军会师,万涛接替邓中夏担任中共前委书记和红3军政委并兼任军委分会主席团委员等职,与贺龙率军安全回到洪湖苏区。与贺龙一道巩固发展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此时,执行王明路线的夏曦已经来到洪湖,以中央代表的身份推行“左”倾冒险主义,他本想拉拢有出色组织才能、工作踏实肯干的万涛为“左”倾路线卖力,但万涛却坚持正义和原则,站在党和革命事业的立场上,与夏曦进行了坚决斗争,遭到夏曦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粗暴、错误的处理,被撤去了红3军政委的职务。万涛后又回到省委,担任省委常委和宣传部长职务。他不畏压力,心地坦然,仍勤勤恳恳为党工作。
       1932年9月,肃反扩大化开始,万涛被捕。在狱中他依然坚持真理,宁死也不承认所谓“罪行”,最后,被扣上“反革命的高等坐探”、“改组派”首领的帽子,杀害于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青龙坑。年仅28岁。

                                          589ed6389b504fc295dadac3e4dde71192ef6d9b

      1957年12月国务院在洪湖新堤镇西南建立了湘鄂西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由参加过湘鄂西苏区革命斗争的许光达大将撰写。碑文中在列举英勇牺牲的众多优秀革命儿女时,又由湘鄂西苏区当时的主要领导人贺龙元帅亲自排出周逸群、鲁易、柳克明(即柳直荀)、万涛等25人为代表刻在纪念碑上,将万涛的英名排在湘鄂西苏区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的第四位,充分肯定了万涛在湘鄂西革命斗争中的重大作用和历史地位。

      1984年11月10月在树碑的地方落成的“湘鄂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内,他作为苏区地方政权和革命武装力量的创建者,与周逸群、贺龙的名字排列在一起,受到人民的崇敬。

                                           14970dd0f703918f71d87f0c503d269758eec418

       洪湖市委市政府在万涛等革命烈士牺牲的青龙坑,立起了万涛、孙德清、潘家辰、胡慎己四同志“殉难处”石碑,

 

附:关于烈士照片来源片段摘自 《万涛新婚3月就离家 志士一去不复返》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

妻子竹竿藏照片躲劫难

      今年65岁的万诗浒,现住黔江区冯家街道办事处,系冯家供销社的退休职工,他的父亲和万涛的父亲是堂兄弟,而他是万涛的小堂弟。...... 万诗浒说,惟一能让万涛家人感到安慰的是,上世纪20年代中期的一天,冉启秀收到了万涛寄来的一张照片和一封短信。........记者在万涛故居的陈列室里,看到了那张早已褪色的照片:万涛戴着一顶帽子,穿着白色长褂衫,目光炯炯有神。可惜的是那封信早已不知去向。

       76岁的任素香是万涛大堂弟的妻子,曾与冉启秀当了40多年的邻居,两人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她告诉记者,解放后万涛家的财产被没收,万家大院被用作当地政府的粮站,万涛的母亲和妻子住进了公社安排的住处。“文革”发生后,万涛家遭到沉重打击,他们被人诬称“通敌”,还被搜了家,冉启秀为了保存丈夫的那张珍贵照片,将它偷偷地放进枕头的芯子里面,晚上睡觉前还要悄悄地拿出来看。后来,冉启秀担心那张照片会被搜去当“铁证”,把它藏在了毛主席像的背后,这样一来,没有人敢去怀疑毛主席像后面“有动作”。

        任素香还称,有一次她到冉启秀家去玩时,看到她将万涛的照片卷缩成一团,悄悄塞进挂蚊帐用的竹竿里面。她说,“文革”结束后,北京有关方面派人来找冉启秀谈话,希望她能提供万涛的资料,但早就担惊受怕的冉启秀,此时不敢轻易相信人,对方只得失望而归。

       万涛53岁的侄孙万继美告诉记者,1983年北京方面再次派人来找到冉启秀,经过万家一名在黔江当地当教师的亲属做工作,冉启秀才从挂蚊帐的竹竿里面取出那张保存近60年的丈夫的照片,亲手交给前来的中共党史调查组负责人。

 

编者注:本文摘自百度贴吧——万谱吧【萬安小华】的《革命家--万涛》,主要以《百科名片》中关于万涛的内容为蓝本重新编辑。